- 有所“专”,必有所不“住”
请点击下面的图片,“专注”的看一段30秒的影片。注意,只准看一遍,不要欺骗自己,所以一定要专注,一边看影片,一边数一数,这三个白衣人和三个黑衣人一共传了多少次球。
好的,开始。
(© Daniel Simons)
看完了吗?好,他们一共传了多少次球?27次?28次?
哦,对了,除了传球之外,你有没有看到什么奇怪的东西?没有,那请你再看一遍,这次不用盯着球看,而要“专注”的看看有什么奇怪的东西出现在影片中。
天啊,居然有只大猩猩慢慢的走过屏幕,还做了那么夸张的动作,我却没看到?!
实验数据显示,有50%的人未能在第一次看到大猩猩。因为他们太“专注”了,因而没能注意其他东西。这种效应叫做“不注意盲视”(Inattentional Blindness)。
有所“专注”,就一定有所“不注”。人们常说“专注一点”(Keep Focus),但也许并不真的都明白,什么是专注,为什么专注,专注于什么。
在“社会化媒体营销回报的评估”中,有个Bazaarvoice和The CMO Club联合调查,详细一点的信息见“ CMOs Look For Higher Social Media Measurability in 2010 (2010年首席营销官看高社会化媒体的可测量性)” :
* 注:针对这些营销评估指标,推荐延伸阅读 Mars Opinion 的 "网络营销数据解读(五)——完善指标"及其整个营销数据解读系列。
二月 2010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