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favicon23:53 生活搜索 » 酷讯黑板报
  今天晚上和车东以及另外两个雅虎的朋友一起聊天吃饭,酷讯被他们大大恭维了一番,说酷讯是非常match马云提的“为生活服务的搜索引擎”,搜索引擎不再是只为懂一定技术的人使用的工具,而是街上的老头老太也能真正使用的搜索。    但是,酷讯离这个目标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我理解的“生活搜索”的概念包含下面几个要素。   (1): 非常易用。 需要大大降低使用的门槛–不需要用户理解什么是“关键词”, 什么是“相关性”。  最极端的是能让用户不需要敲击键盘,直接用鼠标在上面的地图画圈圈一样就可以完成搜索, 而且搜索引擎还应该能理解用户此时是什么样的需求;同时提供类似WEB,WAP,短信等不同的搜索入口使用户随时可以完成搜索。   (2): 非常实用。 老百姓大部分的生活需求跟“衣食住行”相关,生活搜索就应该提供“衣食住行”相关的所有信息(而不是网页,网站)让用户进行检索。  (3): 数据量巨大。 这一点非常重要。目前互联网上的生活信息数据只是全部生活信息数据的一小部分,即使在这一小部分里面,要想提供尽可能全的信息数据也是非常困难的。这一点是生活搜索能否真正替代目前老百姓获取生活信息的各种工具或渠道的重要里程碑。我想技术的发展一定能使得生活搜索不仅能搜索互联网的大部分生活信息数据,也能把互联网外的数据提供检索。 (4): 精确本地化。生活信息都是具有非常明显地区特征。 生活搜索的发展需要更精确的定位信息的地区特征和用户的地区特征,并把二者起来。GPS,卫星地图等技术都有可能用于生活搜索引擎。 (5):数据质量。 生活搜索不仅要提高对正常数据的准确提取, 它的发展也一定是一部与spam,垃圾数据做斗争的发展史。    生活搜索也许会对大家的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  
Source favicon23:11 免费Blog广告位助你微薄之力 » 未完成 - Incomplete
或许有人注意到,在我的blog的侧边栏上前几天多了个广告。说它是广告吧,因为它表现出来就是广告的形式,说它不是广告吧,因为我并不对它收费,而且它也不是交换链接,因为我并没有要求交换。 事情起因于有创业项目希望与我交换链接,我起初因为向来对交换链接没有什么兴趣,所以没有答应。但事后想想,在我的blog上放置经过筛选的项目宣传链接,并不会给我带来什么不利,却可能可以为他的项目带来一些人流和关注,我为什么要拒绝这样一次随手就可以帮助其他人的机会呢? Blog之间的口碑传销已经成为创新的小网站推广的一个重要渠道,而我在blog上放置的Douban的信息也确实对推广豆瓣起了一定的作用。所以,我想不妨推而广之,在侧边栏拿出3-5个免费广告位,以支持中文网络创新服务。 1、广告的审核:任何的中文创新网络服务都可以申请,当然所有的申请我都有权按照我自己的标准进行审核。如果你已经像豆瓣或者土豆这样出名,就没有申请的必要的,因为你在自己的网站上放个广告效果都一定好过我的blog;如果你的网站“春色无边”,那也不用费力申请了;如果你的网站让我一看就联想起一个同胞兄弟的话,估计我也不会通过的;当然,版权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我的Blog,我有权决定是否放置你的广告,所以这方面以我的决定为准。 2、广告时间:所有的广告都不会是永久的,每一次投放为一个月。 3、排序:我暂时准备开放3-5个广告位,如果申请的人超过5个,则按照先后次序排队。投放一次后还有兴趣继续投放的话,可以到后面排队轮候。 4、形式:建议采用网站Logo,不接受GIF动画。由于我现在采用的三栏式模板,因此暂时要求图形的宽度不超过120,以后更换或者调整模板后可以适当调高宽度限制。 5、交换:我不要求而且不建议你也添加我的blog的链接,因为你的广告并不是永久的,而我的初衷也不是交换链接。 6、流量:我近期的时间有限,blog的更新频率较低,因此流量并不高,所以你也不要指望我会为你带来多少流量,但我还是会尽力写出好的blog内容,提升流量。 7、申请方法:可以留言或者给email给我(地址在侧边栏),如果我愿意放你的广告的话,我会email和你联系。 8、终止:我有权在任何时候选择终止这个计划。 9、还没想到,想到再说 有人对我说这样做会降低blog的接受度,不过我还是想试验一下,与其在Blog上放置收益甚低的Google广告,还不如做点有用的尝试。这与讨论得风风火火的Blog广告价值无关,只是想为一些我喜欢的中文网站提供自己的一点微薄帮助。
Source favicon22:10 关于CC名称的一些意见 » CNBlog: Blog on Blog

我昨天去参加了半天的cc发布会,以下我把会上有关译名问题的内容整理出来:(全部内容来自发布会的专家发言稿)

SV101554

*这不是一种直译,但准确地反映了CC的基本含义及其使命
*著作权的保护对象也是有关人类的知识(互联网档案馆的格言:对人类知识的普遍获取 Universal access to human knowledge)
*知识共享一语在我国已经深入人心,利于协议的推广使用(据统计,截至到2006年3月,在google中搜索中文“知识共享”有7440000;baidu164000)

CC共同体的Jaroslaw Lipszyc: "Why this is wrong? I know very little about chinese, so maybe there is something language specific, but CC is about sharing knowledge, and such a translation seems acceptable."(中文翻译省略)

CC的David Palmer davidpalmer: "yes, it is very transtate from one language exactly into another, let alone within the Chinese context of languages within languages and dialects within dialects, of the Han and the most diverse minority population groupings on the planet. From my personal knowledge of many Chinese friends, from the mainland or anywhere else for that matter, 'knowledge sharing' is a natural social phenomenon."(中文翻译略)

李旭意见:
*Lessig的CC与Fisher的DMX类似,都是在构造一种新的、尤其针对网络环境的、合法的作品传播和共享机制,其目的是共享知识、繁荣创作、这与知识产权法的立法初衷相符。
既然已经用了共享一词,就已经超出了Creative或Commons的本义,实际上不再是直译;那么,为什么还要求与他搭配的词必须是直译呢?
我国有知识创新、知识共享等工程,老百姓深知其义。CC的生命在于公众理解和使用,翻译为“知识共享”有利于在国内推广普及。
知识共享能涵盖CC的内涵,并且,CC的核心是作为制度安排的许可协议本身,只要我们在协议条款上不偏离,就不会有问题
通用词组合在一起,可能就成为一个创新的词——这不正是创作的一般范式吗?Creative和Commons在英语世界都是通用的词。我认为CC的实质是一种合同安排,因此重点应在协议本身。

以上内容全部来自CC China项目负责人王春燕教授的讲稿。(从讲稿上一个字一个字录入的,累死我啦;()

另外,据说还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外国语文系主任王瑾教授对知识共享的独到见解。但是我犹豫有事情,没有听到。如果有人知道有何见解,希望补上。

许多反对意见可一在cc china的讨论组上找到,这里就不一一转述了。

另外,我也和一些wikipedians讨论了这个话题(在wikipedia上,经常会发生一些关于译名问题的大讨论,对于wikipedians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也很有经验:))我把聊天原文贴在下面:

[2006-03-29 16:34:32] shi zha... 说: http://zh.wikinews.org/wiki/CC_China_2.5%E5%8D%8F%E8%AE%AE%E6%AD%A3%E5%BC%8F%E5%8F%91%E5%B8%83
[2006-03-29 16:36:07] pubuhan... 说: 这个消息很赞
[2006-03-29 16:37:07] KJ(ERRO... 说: creative commons大陸翻作「知識共用」?
[2006-03-29 16:37:13] shi zha... 说: 我刚从会上回来
[2006-03-29 16:37:18] shi zha... 说: 知识共享
[2006-03-29 16:37:23] 用心阁 -... 说: 创作公用吧
[2006-03-29 16:37:28] 用心阁 -... 说: 共用
[2006-03-29 16:37:31] shi zha... 说: 但是这个名字争议很大
[2006-03-29 16:37:49] KJ(ERRO... 说: 台灣翻作「創用CC」
[2006-03-29 16:37:50] pubuhan... 说: 我觉得知识共用这个词问题很大
[2006-03-29 16:37:57] KJ(ERRO... 说: 這是確定的翻譯
[2006-03-29 16:38:13] roc 说: 是專門要跟台灣不同,還是怎麼?
[2006-03-29 16:38:24] pubuhan... 说: 知识本来就是一种表达不确定的思想和认识
[2006-03-29 16:38:30] pubuhan... 说: 跟创作完全不同
[2006-03-29 16:38:46] shi zha... 说: 我不清楚,都是一些学者们搞出来的
[2006-03-29 16:38:48] roc 说: 知識跟creative沒對應關係
[2006-03-29 16:38:51] pubuhan... 说: 嗯
[2006-03-29 16:38:52] KJ(ERRO... 说: 完全沒有對應
[2006-03-29 16:39:00] 用心阁 -... 说: http://www.creativecommons.cn/licenses/by-nc-sa/1.0/
[2006-03-29 16:39:02] pubuhan... 说: 版权保护的是形式
[2006-03-29 16:39:03] KJ(ERRO... 说: 精神上也有所不同
[2006-03-29 16:39:12] roc 说: 這些專家腦子進#$%&@
[2006-03-29 16:39:15] 用心阁 -... 说: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8%9B%E4%BD%9C%E5%85%B1%E7%94%A8
[2006-03-29 16:39:29] shi zha... 说: 但是这个名字得到了cc总部的认可
[2006-03-29 16:39:37] pubuhan... 说: 呕吐……
[2006-03-29 16:39:42] KJ(ERRO... 说: 這些專家的腦子只想要申請計畫和計畫金而已
[2006-03-29 16:39:52] roc 说: 同嘔
[2006-03-29 16:40:01] 用心阁 -... 说: 哪个?知识共用么?
[2006-03-29 16:40:04] pubuhan... 说: 又是一群专假和叫兽乱搞的
[2006-03-29 16:40:37] pubuhan... 说: 我不能接受这个译名
[2006-03-29 16:40:39] roc 说: 他們到底懂英文嗎,或者懂中文嗎,或者懂什麼叫CC?
[2006-03-29 16:41:06] shi zha... 说: 但是人大法学院的人似乎过于偏重法律
[2006-03-29 16:41:15] shi zha... 说: 对于技术方面并不在行
[2006-03-29 16:41:20] roc 说: 拍個照片也叫「知識」?嘔呀嘔
[2006-03-29 16:42:02] roc 说: 而且,不是「享」,是「用」咧!
[2006-03-29 16:42:21] 用心阁 -... 说: 翻译成创新共享还凑或
[2006-03-29 16:42:34] roc 说: 唉~沒希望呀沒希望
[2006-03-29 16:44:10] H.T. Ch... 说: 關於創用CC和知識共享這兩個條目....
[2006-03-29 16:44:20] H.T. Ch... 说: 是不是應該要合併呀
[2006-03-29 16:44:34] H.T. Ch... 说: 然後用個重定向?
[2006-03-29 16:46:38] roc 说: 這些法律人對CC的理解或中文表達就不對
[2006-03-29 16:47:30] roc 说: SBF推廣CC,被人民大學接管之前,應該還是叫「創作共用」吧
[2006-03-29 16:47:45] shi zha... 说: 对
[2006-03-29 16:48:37] H.T. Ch... 说: 啊,看錯了
[2006-03-29 16:48:38] pubuhan... 说: 知识共用这种词应该出现在古代,那些古代欧洲僧侣们读拉丁文,教给别人算术
[2006-03-29 16:48:56] pubuhan... 说: 因为普通人不会读拉丁文,也没有书
[2006-03-29 16:49:03] H.T. Ch... 说: 嗯
[2006-03-29 16:49:04] shi zha... 说: 网上反对知识共享的人挺多
[2006-03-29 16:49:14] shi zha... 说: 但是他们坚持使用这个名词
[2006-03-29 16:49:50] pubuhan... 说: 嗯,他们已经以人民意愿代表者的身份自居了
[2006-03-29 16:52:00] pubuhan... 说: 觉得拾人牙慧了?
[2006-03-29 16:56:37] 用心阁 -... 说: 知识共享太泛泛了,GFDL也可以知识共享
[2006-03-29 16:56:47] 用心阁 -... 说: 一个是通用名词,一个是专有名词
[2006-03-29 16:57:10] 用心阁 -... 说: 如果以后一说知识共享就意味着CC的话太滑稽了
[2006-03-29 16:57:47] pubuhan... 说: 真是的,一个和CC表达的内容完全不搭界的名字
[2006-03-29 16:58:26] 用心阁 -... 说: 荒唐!荒谬!!荒诞!!!

另外,关于译名问题的讨论,建议大家还是到cc china的讨论组上去。中国大陆的项目组似乎对于blog不大熟悉,http://cn.creativecommons.org 上面没有RSS,也没有blog。

备注maomy谈到一个问题:

我google“知识共享”返回数以百万计的结果,而前二十页里只有一条与CC有关,是一位网志作者参加了CC协议草案讨论会的所见所想,而technorati则没有找到有关CC的内容。 又如Shizhao的提醒,用”创作共用”在google搜索,可以找到577,000结果;baidu可以找到264,000结果——不妨搜搜看,这些结果中绝大多数与CC相关。
Source favicon21:23 大家一起来CC » CNBlog: Blog on Blog

我怀着激动和兴奋的心情写下这篇blog。耳机里面传来的是Mango So的那首《Cow Girl》。什么,你还认识Mango So?没关系,明天你一定会在各个geek的blog上见到她的名字。对了,是geek,而非那些狂热的独立音乐爱好者。我想也许在今天之前,不会有知道这位来自广州的独立音乐人。但是她的名字即将被人们记住,因为她是第一个在新版本的知识共享2.5协议(之前叫创作共用,即Creative Commons)之下发布自己作品的创作者。

不得不感叹iMagine公司敏锐的嗅觉。也许若干年之后当我们回顾这一切的时候,才能体会到他们的前瞻性。

我想我之所以那么高兴,可能更是来自于一个音乐爱好者的感触。长久以来,当我们通过网络的P2P交换着各自的收藏,并在各种bbs上结交同好的时候,心中总是有那么一些遗憾,因为我们事实上做着和现存的版权保护相反的事情。不管对于音乐工业的讨论有多么深刻,法律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而更广大的无法买得起正版唱片的听众不得不借助于那些"非法"的途径来获得我们的精神食量。

所以当我得知了这个消息,并且在聆听了Mango So的这张专集之后--这实在是一张非常好的唱片,立即高兴在我参与的另外一个群体blog:Music!上面发布了这个消息,希望通过这个渠道,让更多的独立音乐爱好者知道,并且去了解Creative Commons到底是什么。我相信CC的生命力在于让不同族群的人们都理解和支持。这也是blog时代的精神之一吧:)

Technorati : , ,

Source favicon21:16 不是我们的CC了 » CNBlog: Blog on Blog

Yining下午在Gtalk中说要抵制“知识共享”这个名字。我呢,说不上抵制,但不会去用它,我的理由很简单:

创作出来的东西未必成为知识,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乐曲,我们并不说它是知识,比如行为艺术,它也不被理解为知识。而CC的目的在于创作的“作品”的共享,怎么可以把这个外延限制在“知识”这个狭隘且易被混淆的地方呢?

刚才看了2.5的官方站,才有些明白CC2.5的本意,心里更加的抵触了:

知识共享组织 向作家和艺术家提供一系列灵活的保护方式和多样化的自由权利。我们在“保留所有权利”的传统著作权基础上构建起一种自愿的“保留某些权利”的著作权模式。我们是非营利的,我们的所有工具都是免费的。

请注意,这里是“作家和艺术家”。而这个,至少在简体中文CC1.0中是没有出现的。

任何人,不只是作家和艺术家,所“创作”的任何东西都应该尊重,而协议本身,应该平等的面向所有的“创作”的人,而非仅对作家或者艺术家们。

人大那边最终取名“知识共享”,我以为他们意图用“知识”来给予CC“精英”的色彩。可是,我感觉他们是矛盾的。

Source favicon19:55 [推荐]RSS的好文 » laolu

老槐曾说RSS会改变上网的阅读方式,这个影响实在大。这两天RSS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热点。借用jnan的话说:牛人们相继发表了新一轮的 RSS 研究文章,正好深入学习一下:-)

另外,通过RSS接触顾客,在线旅游网站比较先行(如:travelocityorbitz),网上零售也已跟进(Amazon和eBay)。

从个人阅读到广告营销、商业应用,RSS的技术和应用已起步,接下来就轮到市场的需求和培育了。如果真能发展起来,在RSS和搜索的夹击之下,门户可能真的需要转型了吧。

Source favicon19:55 图:Near Phuket, Thailand » laolu
Source favicon16:38 Plone: A user-friendly and powerful open source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 plone.org » del.icio.us/chedong
Plone is built using Zope, an object oriented application server. The language that drives Zope and Plone is Python - the agile language preferred by Google, NASA, 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 and many others.
Source favicon16:00 知识共享中国大陆2.5版协议发布 » CNBlog: Blog on Blog

昨天,知识共享中国大陆2.5版协议(cc china 2.5)在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发布。详细报道请参看wikinews:CC China 2.5协议正式发布

Lawrence Lessig

知识共享组织的创始人斯坦福大学法律系教授劳伦斯·莱斯格(Lawrence Lessig)出席了会议。

当天,iMagine有限公司在香港发布了第一张采用知识共享中国大陆许可协议的CD唱片《PatPet》。该唱片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2.5 中国大陆”(cc-nc-nd 2.5 China)协议。

知识共享中国大陆2.5版协议网站也正式开通,全部协议已经可以正式使用。另外,提醒大家,有一个名为http://www.creativecommons.org.cn的网站和CC并没有关系。据cc china负责人王春燕教授说,他们正在和这个余名的拥有者沟通,希望能够解决这件事情。而http://creativecommons.cn网站只是1.0协议的草案,并不具有正式的法律效力。


知识共享原名创作共用,关于名称的争议直到现在仍然很激烈,不断有人提出质疑。在google讨论组上意见分歧很大,甚至有人为此发起了投票

flickr上有关此次会议的照片:tag: ccchina

Source favicon15:59 我是一个孝顺的人吗? » 闾丘露薇 ROSE GARDEN
几天前,制片人拿着一篇葛剑雄写的文章给我,说,我们找一天做这个节目吧。我一看,关于孝道。心里面有点点抗拒,我不好意思告诉我的制片人,其实是因为觉得自己算不上是一个孝顺的人,所以担心站在那里讨论这个题目,心里面会有点点虚。
 
不过我的胖胖制片人昨天又问我,今天做这个题目吧,看来没有办法推了。原本打算找葛剑雄,谁知道,就是因为我们明天晚上得台庆晚会,他做今天下午的飞机到香港。算来算去,赶不上我们的直播节目。
 
节目的由头是一则台湾的新闻,一个二十八岁的女子为了挽救自己肝硬化的父亲,捐出了自己部分的肝脏,但是她的男朋友不乐意了,这名女子说,没有关系,父亲重要,老公还可以找。她的这个故事被传媒报道了之后,连政府官员也说要帮她找男朋友,现在她已经有了意中人,可惜的是,她的父亲病情还没有稳定。
 
这绝对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但是对于这种孝顺的做法,并没有大家有着一致的看法,至少她的前男友和现任男友,看法就是不一样,也就是说,孝顺在这两个男人的心中,所排列的位置也不一样。一个是加法,一个则是减法。
 
做这期节目前,我的同事让我们在上海和深圳的记者采访一些年轻人,问题是,如果不孝顺,应该怎样惩罚。我说,其实还是先问他们,对于孝顺的定义吧,因为说实话,如果问我,我好像也说不出太清晰的想法。
 
那些被采访的年轻人,似乎有一个比较共同的看法,那就是,孝顺的定义之一,就是要和父母住在一起,照顾他们。请来的台北和香港的嘉宾,他们都是五十岁左右了,为人父母,也为人子女,他们倒是并不认同,因为是不是住在一起,要看很多实际的情况。
 
我问我自己,是不是接受,我想我会坚决地摇头,除非住的地方有足够的空间,让我们在一个屋檐下,每个人还是有足够的空间。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同,我也不希望,同住的父母,成为照顾自己的保姆。问了周围的同事,他们都有相同的想法,大家觉得,最完美的做法,那就是和父母住在距离不超过一个街口的地方,这样大家可以相互走动,如果他们有需要的话,可以及时地出现,给与帮助。
 
我想过自己以后的生活,我想,不同的年龄,应该有不同的心情和喜欢做的事情,自己的孩子不应该是自己整个的生活,所以当孩子长大独立的时候,我想我会快乐的接受,继续和他成为朋友,而我则有我这个年纪,有了自己的经历之后的生活。
 
嘉宾们感叹,现在的年轻人,从小到大,都是家庭的圆心,这样会让他们缺乏对别人,包括对父母的关心,凡事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我倒觉得,生活富裕,很多琐碎的事情可以不要自己去亲手解决,反而是要更多地放在更多的关心父母的精神需求上面。
 
不过孩子长大是否孝顺,身为父母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我们都知道一个这样的故事,祖父老了,父亲用箩筐把他送走,儿子让父亲留下箩筐,父亲问为什麽,儿子说,将来你老了,也许会用得着。
 
不过在大陆最近有这样一件事情让人心寒,为了让自己的女儿去追星,父亲居然去卖肾,当然这只是个别事件,外界批评的是这个孩子,但我觉得,更应该批评的是这个父亲。正是他的纵容,出现了这样一种,被我们的评论员何亮亮称为,反孝道的行为。
 
这说明,孝顺这个观念还需要让年轻人们去认识和重视,但是也不需要倡导一些虚伪的,甚至过了头的做法,不需要注重形式主义,关键还是有没有心。
 
最后预告一下,我们凤凰的十周年晚会明天,也就是星期五晚上七点半在香港国际机场亚洲博览馆举行,因为我要上班,所以会和大家一起看电视,因为明天我的节目,一半时间会转播这场晚会。当然明天还有一个重要的新闻,就是胡总接见桥本等七个日中友协的团长,据说会有重要讲话。
Source favicon14:20 Google seeks employees for TV service » Googling Google
As the Radioactive Yak reports, Google has started accepting resume's for an Interactive TV Product Manager in the Mountain View and software engineers experienced in "emerging TV standards" at the Mountain View and London locations.Google owns some domain names that seem to back up this speculation: googledvr.net and googledvr.org.  They currently do not own the [...]
Source favicon10:41 Kick this » Official Google Blog




What do you get when Google and Nike get together and brainstorm? A sneaker-shaped server? A great TV ad for web search? No, you get Joga.com, an online football community that combines Google technology with Nike's unique sports content and access to players. Joga brings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together to celebrate their shared passion for the game of football (for you Americans out there, by "football" I mean "soccer").



What can Joga.com members expect? Three words: content, community, and players.



Content – Create your own personalized page to add your favorite pictures, videos and blogs, and view what your fellow fans have added. Members can keep current with Friend Requests, Alerts, and Messages too.



Community - Joga users can create their own teams, find local fields, and play other Joga teams in their community.



Players - Gain exclusive access to profiles and information about Nike players.



What does it all mean? Well, Joga.com comes from "Joga Bonito," Portuguese for "play beautiful," a phrase that symbolizes both any football player's desire to embody the grace of the game and our goal to offer a community site that helps promotes the sheer fun, skill, sportsmanship and community spirit that make football truly the world's favorite game.



Whether we've succeeded, of course, will be up to all of you to determine. We look forward to seeing football-crazy people from around the world playing as beautifully as possible at Joga.com.
08:00 2006/03/30 08:00:00TQ洽谈通搜索力指数排行榜 » TQ洽谈通搜索力指数
 搜索引擎  搜索力指数  排名升降  份额
1. Baidu  129396226     61.80%
2. Google  24044246     11.48%
3. 3721  23628202     11.28%
4. Yahoo  22050110     10.53%
5. Sogou  3877458     1.85%
6. Zhongsou  3825894     1.83%
7. China  969978     0.46%
8. iAsk  879822     0.42%
9. QQ  339426     0.16%
10. Tom  322166     0.15%
11. 163  47626     0.02%
Source favicon07:03 Behind the Scenes of a botched Ruby on Rails upgrade » DreamHost Blog
As many of you noticed last night and this morning, our attempted upgrade of Ruby on Rails from 1.0 to 1.1 did not go as well as we had hoped. We have now reverted back to the stable 1.0 release while we spend some time testing. A few different factors had a [...]
Source favicon06:24 【学点天文】星光的相干性 » 桑林志
说要学点天文,但其实没真正着手学。今天通过道听途说,似乎弄清楚了一个疑问,来记录一下。 我了解不少地面的望远镜观测系统通过干涉的方法来获取更好的分辨能力。但是,天上的星星...
Source favicon00:25 Google about to print $2.1 billion » Googling Google
Google has announced their plans to sell 5.3 million additional shares that will put an extra $2.1 billion dollars into their pocket.  What could they need this money for?  Google says it's mainly to keep up with demand after their inclusion into S & P.Others say the funds could be used for acquisitions -- one [...]
Source favicon00:02 Music List: Oliver Shanti & Friends » laolu

Oliver Shanti & Friends

Source favicon00:01 《完全用Linux工作》后续 » Blog on 27th Floor
中科院自动化所自由软件协会第18次活动,请到了王垠,来讲“完全用Linux工作”之后的事情。当然,如果是追星的话大概要失望了,因为主持人声明只讲技术,其他问题拒绝。

如果王垠的文章可以打5分的话,他演讲大概只能打2分。作为自由软件界名人,这样的成绩是不合适的,尤其是有R. Stallman那样的演讲牛人做榜样的情况下。

王垠讲到他的硬盘毁掉了,看起来损失比较大,他又重装的系统,从原来的Debian换成了新近流行的Ubuntu。并且他认为幸亏他把许多东西都写下来贴在网上,才能在重装时再次方便地找到自己的设置。另外,他还认为共享知识非常重要,他说他折腾许多东西, 而有些人看了他的介绍之后就专门折腾其中一件,很快成了比他还厉害的专家,比如他说这次他就找到了许多他都不会的FVWM设置。

现在的王垠似乎有点失去“折腾”的劲头了,他调侃了这个词,说调整学习一个软件的时间应该小于学习它的时间。他还希望能有一个发行达到拿来可用的水平而不必设置太多。

他自称遇到的问题有Emacs不能输入,折腾不好,过几天又能输入了;还有系统剪切板让他头疼 - 这里要夸一下Xfce4,自己带一个剪切板监视软件,可以保存5个剪切的历史记录,点一个记录,即可进行粘贴。

然后王垠又讲了程序设置的问题,从Key-value这样的简单配置文件,到脚本形式的,到最后像Emacs这样配置和扩展都是Lisp的。

不过今天王垠出场,场面实在是火爆,场地也换到了自动化所的大会议室,估计有200人吧。我去得晚,只好呆在后面,所以也没看清他的演示文稿(提示,如果场地大或光线太亮或投影仪亮度不够,应该保证所有文字都大于40点,同时使用深色背景加白色文字的方式,白背景黑字尚可,千万不要用白背景加其他颜色字的方案)。

^==Back Home: www.chedong.com

<== 2006-03-29

==> 2006-03-31